一直想出来走走,何时这样一件事竟成了意志层面的事情。而人的意志又从来不会历久弥坚,这个念头于心中时起时消,一直未能践行。当然世间也不乏心如磐石之人,但我却不在其列。所以直到太阳开始早早地落于楼顶,暮色便紧随之而临,我才舍得来到湖边。
秋季的凉意迟于季节的交替,这时的秋天过半,始觉衣物变得单薄了。夕阳西沉之前,泮湖的秋水已然闪起寒光,最后一抹暖意落在桃树下一簇簇粉的、紫的茶花上。槐树上曾经葱绿的小圆叶片已经泛黄,风一吹纷落到兰花丛中,那柳树柔韧细长的枝条离褪尽也不远了。所以在秋末之际选择出来走走,于身于心都大有裨益。此非出于习惯,亦非淡泊宁静,也不是年少老成迟暮之心,只是这爽朗的秋日在未萧索之前也是值得消磨以下,毕竟胜春朝之秋日短。
湖面积不算大,南北走向的长方形非常之规整,围走一圈约么半个小时。北面还有一个小湖,中间一条行道隔开。道路两侧和湖的岸边均栽种着垂柳,比它们高的是路灯。每当晚上路过行道的路灯下时,柳枝的影子疏疏斜斜,浮动于路面上,像一幅画美不可言,但到深冬画中只剩凌厉的线条了。湖岸边的垂柳枝头均被去掉,柔韧细长的枝条垂向湖面,似一位女子刚用湖水洗过的长发,在秋风里飘逸俊美。 对于审美这东西,人类向来有自己的主张,于是对那些花草石木精雕细琢,树木去了头,花草剪了枝,石头磨了又磨,使之成之为美的东西。比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这亦可算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了。我素有仁义之心,草木皆有生命,于是买的盆栽放在窗台盼其疯狂生长,对浇水也非常上心。每次浇过水后,其叶子变得厚而饱满,颜色深绿,我都大为欣喜。之前还曾想着把它移到窗台外,像人一样吹吹风,又担心秋风把它刮到楼下,便不再思虑此事,而且只要给它浇水也能活得很好。
想来寻求这种安逸或许是来自本能的欲望,祖先们的生活环境恶略,出外寻食均要提心吊胆,哪里还有漫步于丛林的闲情。因此寻求这种闲情交给了后代们,其它动物也继承的很好,尤其是猫。自被驯化以来,养尊处优的猫每天的日子便是晒晒太阳,美美地睡上一觉。但倘若它们有了思想,不知还会睡得那么心安理得,毕竟这种日子会把曾经再怎么坚强的意志消耗殆尽。它们应该也会睁开眼看看世道,或许还会吟出“尝遍人间甘辛味,言外冷暖我自知”,也极有可能。何况思想一直存在于我的身体,和猫狗们正好相反,活于世道,奔于生活。这时寻个朗清的天气,晒晒太阳,竟成了它们的志同道合者。也不算奇怪,毕竟同住地球村,难免有点共同喜好。当然也不可忘记它们也有无数的同类或许正在角落里觅食呢,对于承受的这些困苦,人类或许比它们体面些,但重量并无二致。虽然人类有了独特的思想,但这也正是成了他们的弱点,世上那么多的流浪动物,还没听说有活不下去而寻求自我了结的呢。反而最为体面的人类,倒成最易自杀的动物,这何其奇怪。现代社会生活匆匆,在纷繁中觅得一份宁静,在内心里保持一席净土,实在难能可贵。
思想着,风凉了,夜幕已临,泮湖上映满了灯光。